搜狐体育网-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在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,一位身着运动服的亚洲身影正快步走向图书馆,他搜狐体育背着一个略显沉重的背包,里面除了厚重的法学典籍,还有一套精心保养的击剑装备,他就是费若秋——曾经在法国剑坛崭露头角的中国击剑运动员,搜狐体育官方如今哥大法学院的一名特殊学生。
从剑道到课堂:一个不寻常的选择
2023年秋季,当费若秋收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,他刚刚在法国尼斯国际击剑锦标赛上获得男子花剑铜牌,许多教练和队友都期待他全力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,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:暂别赛场,前往纽约求学。
“很多人问我是否放弃了击剑,我的回答是:击剑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,但人生不只有一条赛道。”费若秋在哥大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接受专访时这样说,眼神中透着运动员特有的坚定与执着。
法国岁月:剑尖上的青春
费若秋与击剑的缘分始于童年,10岁那年,他在北京观看了一场国际击剑比赛,立刻被这项融合优雅与力量的运动所吸引,16岁时,他已经在国内青少年比赛中屡获佳绩,并收到了法国国家击剑训练中心的邀请。
“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踏上法国土地时的情景。”费若秋回忆道,“那时我法语还不流利,但击剑成为了我的共同语言。”在法国的七年时间里,他先后在里昂和巴黎训练,逐渐在国际剑坛崭露头角,2019年,他在世界大学生击剑锦标赛上获得银牌,2022年又斩获法国全国锦标赛冠军。
转折点:为什么选择哥大?
当被问及为何在运动生涯巅峰期选择求学时,费若秋坦言这并非一时冲动。“作为运动员,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合同、赞助和转会事宜,我亲眼见到许多队友因为不了解法律而陷入困境。”他解释说,“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知识,不仅保护自己,将来也能帮助其他运动员。”
选择哥大法学院并非偶然,哥伦比亚大学不仅在法学教育领域享有盛誉,还拥有全美顶尖的击剑队和完善的运动员支持体系。“哥大允许我同时保持训练和学业,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。”
平衡之道:一天26小时
如何同时应对法学院繁重的课业和高水平的击剑训练?费若秋笑着说:“如果一天有26小时可能会轻松些。”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典型的一天安排:早晨6点起床进行体能训练,上午课程,下午2点到5点击剑训练,晚上则沉浸在案例分析和法律文献中。

“最困难的是时间管理。”费若秋坦言,“法学院的阅读量极大,而击剑训练又需要全身心投入,我常常在训练后赶去图书馆学习到深夜。”为了保持状态,他每周还要进行三次专项体能训练和两次技术分析课。
哥大击剑队主教练迈克尔·威廉姆斯对这位特殊队员赞赏有加:“费若秋带来的不仅是技术,还有职业运动员的专业态度,他能够在高强度学习后依然全身心投入训练,这种纪律性令人敬佩。”
东西方碰撞:体育与学术的双重视角
拥有在中国和法国训练和比赛经历的费若秋,对体育产业有着独特的国际视角。“中国的体育产业正在快速发展,法国的体育体系则更加传统和成熟,而美国则将体育与商业、法律紧密结合。”他分析道,“这种多元经历让我认识到体育不仅是竞技,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。”
在哥大的学习中,费若秋特别关注体育法领域。“从运动员权益保护到赛事转播权,从反兴奋剂条例到转会制度,体育世界充满了有趣的法律问题。”他最近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国际运动员转会法律问题的论文,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。
未来的规划:连接剑道与法庭
尽管学业繁忙,费若秋并未完全离开赛场,他代表哥大击剑队参加了多项大学比赛,并计划在完成学位后重返职业剑坛。“学习法律让我对击剑有了新的认识,现在每一场比赛,我不仅思考战术,还会从规则制定和裁判判罚的角度理解这项运动。”
长远来看,费若秋希望搭建连接体育与法律的桥梁。“我梦想将来能够帮助建立健全的运动员权益保护机制,特别是在国际转会和个人品牌保护方面,中国体育产业正在蓬勃发展,需要既懂体育又懂法律的专业人才。”
特别时刻:巴黎奥运的梦想
虽然选择了求学之路,费若秋并没有放弃参加奥运会的梦想。“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我的目标。”他透露,“哥大的训练条件很好,学校也非常支持我的双轨发展,我相信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安排,我能够以更好的状态重返赛场。”
有趣的是,费若秋在哥大的导师——著名体育法学教授艾伦·希伯来先生,曾经也是一名大学击剑运动员。“他完全理解我的追求和挑战,”费若秋说,“这种师生间的默契是很难得的。”
给年轻运动员的建议
作为经历过职业体育和顶尖学府的“双料选手”,费若秋对年轻运动员有着特别的建议:“体育训练固然重要,但教育同样不可忽视,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可能有限,但知识和思维将伴随一生,现代体育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,而不是单一的运动机器。”

他特别强调:“不要把自己局限在‘运动员’这一个身份里,我们可以同时追求多个目标,也许过程会更艰辛,但收获也会更加丰富。”
夕阳西下,费若秋收拾好背包,准备前往训练馆,在哥大哥特式建筑的映衬下,他的身影既像一名普通的学生,又保持着运动员特有的挺拔姿态,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种新时代运动员的形象:不再局限于赛场上的输赢,而是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追求卓越。
费若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,他的哥大求学之路不仅是个人的选择,也代表着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的多元发展,从法国剑道到纽约法庭,这位旅法剑客正在用手中的剑和心中的信念,划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。